摘要:在民事案件中,撤诉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的处分,法院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司法资源,避免无谓诉讼的继续进行。本文主要围绕民事案件撤诉的含义、类型、条件、法律的具体适用,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及其在民事诉讼法体系中的作用和可以从哪些方面可以去完善,以便更好的减少诉累,节约司法资源。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撤诉 处分权 法律效果
我国现行民事案件的结案方式有三种即判决、调解和撤诉。法院对于民事案件的审理,目的是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撤诉和调解是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强调民事诉讼的合作性,减少民事诉讼的对抗性,在民事诉讼当事人中间提倡、贯彻诚实信用原则,代表了当今人们对民事诉讼模式的追求,已成为许多国家司法改革的目标和实践。撤诉不但能够反映当事人的和解精神,也能反映当事人对诉讼前景的理智判断,包括一审撤回起诉,也包括二审撤回上诉等。
一、民事案件撤诉的含义
撤诉其涵义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原告或者上诉人,在案件立案受理后至法院宣判前这一期间内,撤回起诉或者上诉,从而终结审判程序的一种诉讼行为,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
广义的撤诉包括原告撤回对被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向原告撤回对被告的反诉,第三人撤回与案件有关的诉讼请求等。其中,根据撤回请求的内容,又可将撤诉分为部分撤诉和全部撤诉。根据诉讼程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起诉之后撤回起诉和上诉之后撤回上诉。
狭义的撤诉是指原告(上诉人)申请撤回对被告(被上诉人)的全部诉讼请求从而要求人民法院终结已开始的诉讼的情形。在不存在被告(被上诉人)反诉情况下,狭义的撤诉通常会直接导致诉讼的终结。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