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健康中国人系列活动组委会 主办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界之声

以“绿色”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时间:2013-06-09 14:45:14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宇
导读:西盟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绿色”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云南省“两强一堡”的建设,特别是云南省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全面建设,给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盟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绿色”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西盟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西盟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境内地形复杂,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县域内海拔在590-2458.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5℃,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喻为“天然氧吧”。全县年均降水量2758.3毫米,居云南省之冠。水资源总量18.0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1.96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独特的民族文化。能歌善舞的佤族儿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古老、原始、神秘、神奇的佤族原生态文化,大量的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诗歌、谚语、服饰、歌舞、器乐、建筑、习俗等构成了祖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出西盟原始古朴和别具风格的多元文化色彩。素有“东方印第安人”之称的阿佤人,被誉为阿佤文化的“好莱坞”、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佤族历史文明的“博物馆”。西盟县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木鼓之乡。上世纪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让世界知道了美丽神奇的阿佤山;粗犷刚劲的《木鼓舞》、《甩发舞》,让世界认识了热情奔放的阿佤人;秀丽的山水、传奇的民族、独特的歌舞,让西盟佤族享誉海内外。

  靓丽的城市形象。西盟经过县城风貌改造,城市个性特色日益彰显,一个集自然性、观赏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地域特点鲜明、民族文化浓郁、宜居妙曼的生态旅游精品小城己见雏形。围绕原生态文化特色城市建设,西盟打造了勐梭龙潭、龙摩爷圣地、里坎瀑布、木依吉神谷等一批“云南独有、佤山唯一”的景区(点)。城市周围由于茂密森林的环绕,形成了“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极好生态环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生态第一城”。

  “绿色经济”是西盟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发展绿色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是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各县(区)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绿色旅游精品、清洁能源建设等多项措施,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西盟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起步晚、底子薄,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跨越,必然要迎合大趋势、顺应大潮流,走绿色经济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的精神,西盟提出了未来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边疆和谐稳定为重要责任,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西盟特有的“绿色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把握重点,实现西盟绿色经济发展新跨越

  突出生态保护,巩固绿色发展根基。按照“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思路,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步伐,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围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指标,全面实施生态城镇、生态乡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饮用水源安全“七大工程”,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的道路。

  突出文化创新,增强跨越发展实力。理顺以产业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建立起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型、多层次、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努力建立形成佤族文化研究机构组织与多元化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把文化作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努力实现“民族文化自强”。立足文化保护,科学开发文化精品,努力创作编排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民族特色、富有地方特点的文艺作品,科学促进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贯彻落实“人才强文”思想,着力培养多层次的实用文化人才,制定文化从业人员培养规划,走文化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产业的意识看文化、以产业的意识发展文化,着力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