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的防控研究,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的因素、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障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重点关键岗位一般是指权力比较集中、处于核心位置、容易发生问题的工作岗位,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自由裁量权。比如管人管财管物的,执纪执法的,或者涉密的等岗位。这些岗位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权力运行就会失控、就会寻租,就容易出问题。加强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既是促进干部勤政廉政,预防职务性违纪违法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全和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的内在需要,对于贯彻落实好中央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处于廉政风险的高危区位,建立岗位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是我们党在政治生活和党的廉政建设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在单位中,处于重点领域和特殊岗位的领导干部,一旦他们道德滑坡、决策失误,权力的执行就会发生偏差,再加上社会上诱惑很大,很难自觉抵制腐败。
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尤为重要,对于促进干部明确岗位职责,认清权力风险,强化廉政意识,做到“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专权、不敢腐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提供坚强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强硬举措严厉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腐败行为也得到了明显遏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但同时也存在个别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有的领导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心浮气躁,作风漂浮,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抓落实不够,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因此要充分认识对干部疏于管理监督的危害性和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把严格要求干部、严格教育干部、严格管理干部、严格监督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强硬举措严厉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腐败行为也得到了明显遏制。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违纪违法案件时常发生。处在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掌握着巨大的人、财、事、物权,一旦他们出现道德滑坡、决策失误,权力的执行就会发生偏差,再加上巨额利益的驱动和诱惑,很难自觉抵制腐败,进而导致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表明重点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的监督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关键岗位定位不清晰。目前,对关键岗位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缺乏指向鲜明、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往往是混同于一般干部管理,难以突出关键岗位干部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些现行的制度与条例虽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选拔、任用及管理做了具体规定,但也只是原则性的,没有完全做到量化尺度、细化标准,实践中很难把握操作。
2、部分干部党性观念淡薄。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党性意识不强,信念淡薄,缺乏应有的党性素养,有的甚至丧失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的借口“为官不易” 就“为官不为”现象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关键岗位领导干部面对制度的漏洞和利益的诱惑,思想防线有所放松,有“钻空子”的想法和念头,导致利用职位之便以权谋私的事件时有发生。
3、部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弱化。行政事业单位重要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点主要是来自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廉洁从政最基本、最关键、最可靠的保障,是反腐败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自然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就强,感染腐败病毒的机会就少,即使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也能够凭借良好的素质善其身,保廉洁。反之,即使法规制度健全完善,仍有可能被钻空子或“踩红线”。
思想道德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理想信念动摇。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总向导,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广大员工的安身之命,敬业爱岗之本,离开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就必然导致思想空虚,精神颓废。各种腐朽错误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最终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俘虏。二是世界观发生偏移。世界观是人生的“总开关”,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清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思想上弄清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应当为谁用,怎样用权等问题,才能做到心有定力,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诱。如果放松世界观改造,就必然导致廉政风险防范的免疫力下降,渐渐失去对是非的鉴别力,进而随波逐流,误入腐败的泥潭。
4、教育管理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一些单位干部教育管理制度不落实,忽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致使党员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得不到提高,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廉政风险防范的“免疫力”下降。对人员管理抓得不紧,重业务能力轻思想作风表现的倾向在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头脑中始终不同程度存在。少数领导干部对公职人员平时出现的不良思想反映和作风表现不够重视,以为是个人小节,不必“小题大作”。个别公职人员不重视政治学习和世界观改造,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交友不慎,廉政风险意识淡薄。
5、重点关键岗位制度机制不健全。近年来,为了规避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出台了不少制度措施,对于遏制和减少腐败起到了明显作用,但从总体来看,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制度性廉政风险仍然严重存在,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权力运行不够规范。没有从操作层面就廉政风险防范问题作系统规范。二是权力制衡机制尚未全面形成有效制衡。近年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例说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机制,是导致腐败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导火索。部分单位在决策审批、执法、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上由个别人说了算,给腐败行为带来了滋生的土壤,最终发生腐败案件。三是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不少规定措施,有的还建立了严密的绩效考核制度,但仅停留在纸上,挂在墙(网)上,没有落实到工作上,致使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违规违纪问题屡有发生。
6、 对重要岗位关键“少数人”监督乏力。行政事业单位是人财物高度集中的单位,每个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稍有思想不单纯、动机不纯的人就会以国家财产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尤其关键岗位上的干部一般都是领导信得过、想重用的人员,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内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极易造成上级监督“若有若无”,同级和下级监督“一团和气” 的现象发生,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管理和监督的“真空”。
7、全方位监督结合不理想。从党内管理监督来看,管理职能交叉,多头负责,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还不是十分明确和具体,对责任人的约束力不强,出现问题追究责任的依据不足;从党外管理监督来看,群众参与干部管理既缺乏制度保障,又少有参与机会,干部工作开放度不足,群众舆论监督作用不明显,监督效能难以发挥。
8、廉政风险防范体制机制滞后。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自觉不自觉地用老眼光看人,用老经验办事,用老办法处理问题。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敏感性不强,认识不够到位,不能根据变化着的形势任务和遇到的问题障碍尽早拿出应对措施。在工作中,依赖人的思想觉悟,缺乏必要的制度设计和流程安排以规避廉政风险。一些单位自行制定的措施规定缺乏封闭性、配套性和连惯性。从总体上看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制度仍处在探索形成阶段,严重滞后于当前面临的反腐斗争形势。
三、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的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不仅是贯彻中央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也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从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存在涉及面宽、范围广、容易滋生腐败的特点分析,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量实施证明,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无一不是从思想上蜕化开始,先是放松世界观改造,后是价值观扭曲。如果不注意加强修养,就极易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必须注重教育和引导,切实有效地做好“ 防尘除锈”,搞好“ 防疫”工作,增强拒腐防变的“ 免疫力”,真正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一是抓好最基础、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常性教育。坚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开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廉洁从业法纪条规教育,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开展先进典型示范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气。二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破解难点,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工作特征、岗位特点、职责权限、廉洁风险的不同情况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在教育中,对重要部门和关键人员逐个进行“ 廉洁体检” ,在为其建立“ 廉洁档案” 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制度和计划,根据不同岗位选择不同教材,采取不同方法,对廉洁从业风险较大的人员和岗位,坚持一人一策、一事一策,对症下药,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三是通过对照检查实现自我觉悟、自我提高,抓好“ 对标” 教育。结合“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纪律教育年作风建设的内容要求,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提出了以五查五找五做活动,对照标准找差距、定措施。实践证明,这种“ 对标” 教育,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觉悟人生、自我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加强教育,不断增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自律意识。坚持以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综合能力为重点,采取 “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党纪法规教育,教育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切实依法履职;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定期开展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的廉政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抵制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加强谈话劝诫教育,根据年度综合考核情况,与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进行“量身定做”式谈话,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指出不足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他们认真履行职责。
2、从严要求,切实把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用人关。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配备,一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理念,选拔配备高素质的干部;另一方面,要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扩大民主、创新机制,确保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在关键岗位和重要部门。特别是在关键岗位干部初始提名、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用等环节,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从程序上保证关键岗位干部选任的规范化。同时,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关键岗位,把推荐权、决定权、监督权交给党员、干部和群众,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3、强化制度建设,筑牢重点关键岗位的监督防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加强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是基础,制度是根本,监督是保障。没有一套细化、完整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在管理上就会有漏洞,监督上就会缺位。因此,要在制度和监督两个关口着力,构建好监督防线。一是完善制度,堵塞各种漏洞。在制度建设上,要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结合风险评估和查找出的风险点,精细到每一个环节,形成切实有效的防范监督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实行“ 一条龙”监管,消除管理盲区,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突出监督,确保规范运作。一些部门和人员之所以屡屡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不力。要进一步科学合理划分和配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权限,避免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要建立和完菩监督机制,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三权分离”,相互制约。要围绕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权力运行进行监督,采取民主评议、述职述廉、过程监督、财产申报、重点跟踪等形式,强化对重要业务和关键人员“ 面对点” “点对点” 的监督。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聘请的党风廉政监督员、单位内部廉政监督员作用。在监督方式上,变滞后监督为超前监督,变重视办事结果监督为重视办事依据、程序、过程、效率的监督。重要业务、敏感问题、关键环节,监督人员要提前介入,保证权力在“ 阳光” 环境下运行、在“ 透明” 状态下运作,避免“ 暗箱操作”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等部门要注重发挥职能作用,搞好配合,形成合力,努力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交叉的监督格局。
4、强化责任追究,筑牢重要关键岗位惩处防线。关键岗位人员,都要做出廉洁从业承诺,建立廉洁从业档案。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落实。要通过建立党风廉政责任体系,做到平面抓教育、剖面抓管理、立体抓监督,从而实现制度无缝隙、监督无空当、责任无盲区、管控无边缘。
5、加强考核,及时掌握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德才表现。坚持把从严考核作为对关键岗位干部实施重点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年度干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干部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制度,对年初重点工作、专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督查,把日常考察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措施,通过经常性考核,力求全面掌握干部各方面的情况,详细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审核制度,加强对报告事项真实性的审核,建立审核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发现干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关键岗位风险点的研究分析,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切实纠正和防范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6、制定防范措施,构建防控机制。针对单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根据不同风险等级,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方面,逐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针对因制度设计缺陷导致的违法违规扩张权力、减免责任,增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以及利益冲突、谋取特定团体利益等情形,因制度执行不到位、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和制度缺失导致的权力监督失效等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同时,以单位、岗位为主体,以岗位职责、风险类别、风险点及表现形式、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和责任人等为主要内容,建立廉政风险台账。通过全面的防范措施、健全的制度机制、完备的风险台账,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廉政风险常态化管理打好基础。
7、 加强监督,形成重点关键岗位监督管理有效合力。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加强对举报问题的分析、研判,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规范重大事项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落实“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策制度,加强对人权、财权、事权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备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利用审计结果对干部进行正面引导,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帮助干部健康成长。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出现问题,及时严格依法处理。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