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人民日报》10月16日)
所谓“干部走读”,一般是指县乡两级干部家住县城以上的城市,本人在县城或者乡镇工作,要么早出晚归,要么周一去单位上班、周五回家过周末,不深入群众,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
这种现象近年来在各个地区颇为严重。对于这种现象,社会上的议论多是批评和指责性的,认为这些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作风漂浮,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回家住的目的也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要“照顾家庭”,其背后不少人是忙于进城请客吃饭,迎来送往,大搞不正之风,为自己升迁搭桥铺路。这理所当然会带来“干部不解民情,群众难觅干部”的乡镇治理困境。
本来乡镇干部应与群众最亲近,是群众的贴心人,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有群众甚至戏称“走读”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说明“走读”干部背离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走读干部”不仅走出了“庸、懒、散”坏习气,走失了群众路线,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因此,干部“走读”现象该不该整治,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百姓的答案肯定是要求治理的。笔者认为,治理干部“走读”需要久久为功,需打“持久战”,要继续建立健全完整的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用制度约束住“走读”干部的“腿”,进一步规范上下班考勤考核、去向告知和请销假制度,进一步完善夜间及双休日、节假日值班、领导带班等制度,同时,加大对“走读”干部的惩处问责力度,通上“高压电”,以严格的处罚措施,堵住干部“走读”的路,让想“走读”的干部“死心”。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