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午10时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表达缅怀追思。这是今年以来中国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第三个国家级纪念日。(9月30日 中国网)
不忘过去,才能展望未来。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者和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的。站在和平的起点,才要铭记这些幸福的来之不易,把这些烈士们的功绩镌刻在心里。我们之所有现今的生活,与这些仁人志士的牺牲分不开。在国庆之前,设立这个节日,开展祭奠活动,意义非凡。
和平年代,很多青年人们,未经历过战火,对仅存在书本中的历史开始忘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西风东渐中,伴随着一些西方价值观的侵蚀,这些在和风细雨、阳光雨露悉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新一辈,缺乏的东西太多,内心的无助和彷徨、脆弱和浮夸,丝毫不能知悉身上的责任,更不要提什么价值观之流。原国防大学训练部副教育长纪明葵说:“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比以往更看重自身价值,不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国家、社会对他们所做的工作。他们缺少集体和团队精神,更不愿为别人付出,理想信仰的缺失成了对牺牲、奉献的最大障碍。”在这些歪曲迷茫观念影响中,出现了一些“老人摔倒扶不扶”现象、公交车让座“老人打人”现象,还有很多官员的贪污腐化现象,这些都与我们最初建国时的那种奉献意识精神偏离太远,以至于让一些人提起,甚至愿意回到那个物质贫瘠、精神饱满的年代。
如果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等于绝了自己的根,丢弃了自己身上固有的传统。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没有爱国主义情怀,会成长为怎样一个人?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十次会议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从更高的立法层面明确设置这些节日来纪念缅怀这些革命先烈,重新认识到国之艰难,幸福来之不易,从中也会认识到国家对于治国思路的变化,在既往开来的进程中,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正能量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我从来没有去过烈士陵园,平时也没做过什么纪念这些先烈的事情。我感觉烈士这个话题离我们挺遥远的,平时也不用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里。在特定的纪念日参加一些纪念活动就可以了,它本来就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他们适应着现在社会快节奏的变化,或是为改变现状而努力,或是为了某种追求去放弃,但惟独没有想到过这些节日,很多人群提到烈士,也仅是原有书本上提到的“刘胡兰、董存瑞”几人,根本想不起还有谁是烈士?提到国庆节,打心底就认为,这就是一个旅游的黄金周,从没有想过国家为什么要设置国庆日?这些功能和人们认知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书本上有限的东西已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打破这些,唯有国家立法层面提倡,不然,唤起民族觉醒,自立自强,到头来终是一句空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在和平年代,唯有不忘历史,居安思危,才能肩负起使命责任,才能让中国丰富多彩、繁荣富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为那些付出生命鲜血的革命烈士和中国苦难牺牲的人们献出祭奠,唤起青年一代的觉醒、唤醒快节奏时代人们的麻木症,唯有激发社会正能量,才能为更好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