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确立特色发展的个体成才观。沿袭至今的要求学子“全面发展”的传统教育观,可能一定程度上适应知识中心主义盛行的工业时代文明发展的范式,但是未必继续适用于知识更新周期加速度的全球信息化时代。且不说这种“全面发展”观内涵上尚有条块分割之嫌疑,更主要的是“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已经沦为机械量化、狭隘表浅、渐失智慧内涵的“标准化分数”。显然,这是一种企图以分数“通约”人文大世界的技术主义线性思维。如按这种评价标准塑造出来的只能是规格化和同质化的教育产品。全球化背景下留学潮的考验,正深度挑战应试教育所固守的价值底线。欧美发达教育之所以对全球普遍产生强大的吸附力,根本原因在于对个人价值的发掘与尊崇,对独一无二、顶天立地的那个单数第一人称“I”本质力量的开发和弘扬,其本质当是对个人主体及其潜才潜能、别情别趣的“袪蔽式发现”。个体成才观的要义是变接受式模仿学习为发现式创造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在与客观知识内容的邂逅中“镜窥”到自己精神活动的兴趣萌动点、才智爆发点和创新着力点,而这些合成学子主体一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样,个体成才观最后就创意地演绎为内涵深刻而丰富的“成己”成为有别于地球上芸芸众生、无人替代的那个“最好的自己”!
三、研发全球化的课程资源、开放多元自主的课程空间,扩大学生对课程体系作出个性选择的充分权重。与国际教育比较,内地课程空间相对狭隘和封闭:必修课程的比例太高、学分比值太大,而选修课程的比例太低、学分比值太小,学生基本被动接受课程;而不同学科之间课程内容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同一学科不同课程内容的重复化倾向严重,致使学习者对课程作出个性选择的自主权受到极大限制,结果常常学用脱节、创业能力薄弱,遑论创造蔚为可观、独树峰值的职场理想境界。因此,需要深刻有力地拓展课程空间的疆界。首先,以世界视野研发应对国际教育市场和全球人才市场竞争的“全球化课程”体系。即在课程目标上自觉强调“个人发展本位”和“创业能力本位”,注重培育个体分析综合、批判思考和创新化解问题的能力,强调养成其面对快速变革的多元世界所应具备的包容力和理解力,强调促进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深度渗透,以期造就拥有深广国际价值和丰富人性内涵的世界公民。同时,扩大学生面对开放的课程体系而独立作出个性选择的权重。面对国际教育大市场,中国教育更宜提供学生选修大于必修、独立自学超过大课传授、多元对话重于单一听讲这种富于活力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形态,使之能够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评价形式获得多样化选择的可能。课程形式载体也需解构单一的“课堂在场”最好为“小组学习课程”“团队实验课程”“个人研究课程”“师生项目课程”“远程对话课程”等等非传统组织形态的“课程群”提供合法性依据,并配以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和弹性化的学习周期。如是自由开放的课程生态将对全球辐射出积极深广、感染人心的教育影响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唯有深度刷新刻板化的应试模式,提升教育人本化、成才特色化、课程自主化的国际品质,才能重塑文化博弈时代“教育中国”的清新形象:不仅化解“生源流失”的种种窘迫和危机,而且在未来全球教育市场的再分配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高贵和应有经济回报。(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