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很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如何进行,考验着宏调当局的调控艺术和水平。鉴于此,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要正确认识形势,科学统筹施策,不能因经济指标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这个忠告应该说很及时。
在前不久银行发生的“钱荒”中,经济界和学术界就对央行是否放水救市产生分歧。一些学者主张,央行应果断释放流动性,并对央行的迟缓救援行动表示不解;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央行救市只会助长银行的杠杆化,不利于将银行的资金逼到实体经济,并同样对央行未能顶住压力表示失望。
不同观点凸显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宏观调控的理解差异。对中国这样一个内部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巨型经济体而言,做好宏观调控十分重要。而要做好宏调,从这些年的基本经验来看,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市场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切忌遇到问题惊慌失措,在未进行严格论证前,随意更改宏调方向和政策取向,导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一个经济体好比人体一样,它具有内部的自调节和平衡能力,如果因为外在的干预而使它大起大落,就好像一个人吃错了药而出现发高烧或打摆子的症状一样,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人再健康,也很难扛得住这样折腾。所以,治病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即使一时半会儿找不出病因,也不能急着下那些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的药。
治理经济也是同样道理。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是客观必然的。只要不是波动幅度太大,我们就不应该改变宏观调控的导向,而是尽可能让经济自身发挥调节功能,政府的政策和手段只起辅助作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就曾因调控失当而出现大起大落现象。这个教训值得吸取。时至今天,宏观经济最怕的就是滞胀出现,即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居高不下。滞胀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而滞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的过度干预所致。西方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局面,就是他们过分看重了凯恩斯的干预理论导致过度干预经济。
从去年下半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数据来看,目前我们也开始显露出滞胀的苗头。如果滞胀形成的话,将会比它在西方出现的情况严重得多。因为我们还有繁重的发展任务,还有庞大的人口需要就业,还有公共服务需要提供。这些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会造成社会震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稳经济,只有经济稳,增长才具有稳固基础。就此而言,只要经济不靠近或跌破李克强所说的“下限”,宏观调控政策就没有必要进行大的调整和改变。
稳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调结构。先稳后调,既稳又调,这个顺序不能搞反。
这里的道理在于,政府的调控政策是具有激励作用的。一个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的调控政策,对市场微观主体会产生一种稳定的预期。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在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环境中,才会去从事创造和创新活动;而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人们是无法集中精力和智慧去做好一个企业的,有的只是短期思维和机会主义。所以,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政策不稳、预期多变,这会使人无所适从。
正鉴于政策预期会影响经济运行趋势,若不能树立政府权威, 有效引导公众预期,将会发生公众预期与政府宣布的政策规则相反的恶性后果,从而严重干扰经济运行。
因此,预期很重要,宏观调控就是要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给市场以稳定预期,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既不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也就是李克强指出的,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简言之,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一定要采取比较可行的、不让经济大起大落的宏观调控措施,稳中求进,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