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讯 (通讯员 张金锋)龙家圈街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人口面积最大的县-沂水县,地处沂河西岸,是县城驻地乡镇之一,街道总面积94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2.17万户,6.6万人,为半丘陵半平原地区。境内有山东省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国家级森林公园—灵泉山,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文明镇。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非遗优势,真正让非遗“活”过来,“动”起来,龙家圈街道提出打造“一村一特色”的工作口号,全力推进扶贫造血、产业项目与特色旅游三者共赢,积极探索“非遗”+扶贫模式,小匡庄村李氏桑皮纸作为临沂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新运作模式,建立非遗展厅和非遗手工艺传承实训基地,使手工造纸技术发扬光大,吸收附近村民当起传统工艺的传承者,并发动周边村的贫困户种桑养蚕,将桑皮回收变废为宝。
创新“非遗+扶贫”模式,让非遗之光亮起来。龙家圈街道小匡庄村以生产桑皮纸远近闻名,它记录和延续着沂蒙地区传统造纸工艺,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李家桑皮纸传承人用此手艺维持生活,时至今日,其第21代传承人仍从事此项工作。2017年,我街道按照“利用性保护”思路,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该村优秀非遗资源,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帮助李氏传承人设立非遗扶贫项目,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受益覆盖东大埠岭、泉旺村、小匡庄村、西大埠岭村4个村57贫困户73人,以每年4万元的价格租赁给桑皮纸传承人经营,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47元。该项目以占地小、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真正让非遗扶贫之光亮起来。
创新“非遗+产业”模式,让千年老纸枯木逢春。让非遗成为产业是最好的传承。桑皮纸产业的形成,吸引了相关产业链的聚集,形成了“桑树种植—养蚕产业—桑茶生产—桑葚采摘—桑皮纸制作教学—桑皮纸成品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的产业链,形成以桑皮纸带动产业的循环发展模式,让桑皮纸这一悠久的技艺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一捆捆干枯的桑树皮经72道工序脱胎换骨,由此制成的成品桑皮纸纤维细密、纹理清晰、百折不损、光而不滑,甚得书画家的喜爱,因桑皮纸纸张的优越性,人们又开始注意到传统技艺的不可替代,桑皮纸这门古老的技艺又逢春天带动周边村庄形成“桑皮纸”文化经济、产生经济、扶贫良性循环。
创新“非遗+收益”模式,乡村振兴注动力。桑皮纸扶贫项目除租金分红的收益外,还带动50多位小匡庄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就业,可给贫困户提供零工岗位,日工资60元,同时桑皮的需求也带动周边村庄贫困户及村民发展桑树种植产业,每年每亩桑树可生产桑皮280多斤,亩产收入可达800元。此外,桑叶具有养蚕和药用价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养蚕每亩可收入2000元;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通过卖桑叶,每亩收入1200元,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下一步,将规模扩大到150亩,把桑皮纸做大,让造纸术中的‘活化石’更好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