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讯 (通讯员 程舒平 ) 初冬时节,安徽省庐镇乡二河村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山芋粉丝的清香,蒸粉的蒸粉,刨丝的刨丝,凉晒的凉晒,卖的买的,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一一根根长约50厘米的粉丝结扎成小把,错落有致的装箱出售,小小山芋粉丝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二河村坐落在庐镇乡北大门,x046贯穿全村,庐镇河与洪庙河交汇后经河棚流入万佛湖,该村共有486户1640人,其中贫困户148户721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该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山芋粉丝产业,家家种红薯,户户蒸粉丝,助力贫困户脱贫。“红薯这东西,不择土壤,适应能力强,夏天插节藤子,秋天就可收获,技术含量低,在家的老人妇女都可以兴种,劳动强度不大,非常适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二河村党支部书记金立宏介绍说。山芋粉丝又名红薯粉丝、红薯粉条。是以鲜薯为原料,先加工成淀粉再加工成粉丝,传统工艺一般是以农户单元进行小规模加工,其生产工艺从选薯--清洗--粉碎--过滤--曝晒--蒸粉--刨丝--晒丝--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处,晒干后包装即成品,十多道程序全手工制作。红薯粉丝是古老的汉族传统美食。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和常见的食品。
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乡级集体经济,庐镇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联合的方式,管理红薯种养,经营粉丝产销,帮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粉丝加工大多数是村内贫困户,我们请他们过来做事,给他们发工资,还带动贫困户入股,有了收益一起分红,共同致富。”黄柏村加工户杜说。
陈刚纯就是其中的一员。二河村朱岗组陈刚纯的家2口人,妻子残疾,本人慢性病,因病致贫,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年,他学会了蒸粉刨丝手艺,加工制作粉丝,加工一斤粉收4元加工费,一季下来能赚4000元 。
粉丝能卖得出去吗?合作社主任、黄柏村书记杜红旗掰着手指算了起来,信心十足地笑着说:“这是真正的土产品,销路肯定没问题。村里已经与几家连锁超市达成协议,有多少,他们就销多少。”据了解,小粉丝经小老板搭桥销往北京,很受欢迎,11月仅网上就销了1000多斤。
销路没问题,收益有保障,脱贫有希望,贫困户干得就更起劲了。乡党委书记张栋梁说,“现在我们粉丝产业刚刚起步,初见成效,我们还想扩大规模,把粉丝产业推广到全乡,提供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真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而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特色农业,无疑是符合乡情村情实际的产业脱贫好路子,是变“输血”为“造血”,稳步走向致富的又一门路,让细细的粉丝叩开“致富门”,带动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是我们的心愿。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