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讯(通讯员 苏明明 张国为)近日,一起因土地转包引发的纠纷在河南省光山县司法局孙铁铺司法所的介入下得到圆满解决,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场“田间矛盾”的解决过程,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乡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争议提供了依法化解的典型案例。
村民代某某原承包了孙铁铺镇某村民组的土地,因田地杂草丛生不愿种植,继而将土地转包给冯某某。冯某某接手后,积极开展清理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将杂草清除干净,并完成了一年的耕种。然而,一年后,代某某突然表示不愿意继续转包土地,并多次干涉冯某某正常耕作,双方由此引发纠纷。纠纷发生后,双方多次自行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矛盾逐渐激化。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双方寻求人民调解的帮助。
接到案件后,调解员迅速介入,深入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分别与代某某、冯某某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对双方进行耐心劝解。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向代某某阐明,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间,原承包方不得非法干涉受让方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同时也向冯某某解释,代某某作为原承包方,原承包方在合同到期后依法享有收回土地的权利。
经过多次调解,司法所提出“缓冲期+协商期”的解决方案协议:冯某某可继续耕种该土地一年,期间,代某某不得干扰其生产经营;一年期满后,双方再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土地后续的转包事宜。该方案既保障了冯某某对土地改良投入的合理回报,也尊重了代某某作为原承包方的合法权益,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书面调解协议。
孙铁铺司法所通过专业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既彰显了法治精神,又延续了“以和为贵”的乡土传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