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嘻笑声,悄然勾起我对有关70年代初过年的诸多回忆。
幼时,老听大人叹气:过年如过关。我却不懂人生的甘苦,蹦蹦跳跳总盼着过年。母亲瘫痪,常年卧床不起,我和哥哥年龄小,一家人全靠老父平日拾粪拣破烂维持生计。平常吃高粮饼、玉米窝,就着又干又咸的白萝卜干儿。只有到了过年时,才把玉米窝改蒸馍馍样儿,用猪骨架炖点红萝卜吃。平时衣服破得补丁摞补丁,有件新衣也要到了大年初一五更,给长辈拜年时才换上。
除夕这天,老天爷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呼呼呼”地刮着西北风。别的人家生着了火,我家没钱买煤,父亲便找来一把没底的破水壶,里面放几块劈柴点着来取暖。大雪封门,不能出去玩耍。我和哥哥围着灶火听故事。父亲是抗战时期的“老八路”,他的故事讲也讲不完。老人家的耳朵背,就是在一次战斗中被大炮震破了耳膜,变成了聋子。每当听到这些,哥哥便丢下了小说,我也忘记了借来的画本。
按家乡的风俗,新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和表示吉祥的“黄天纸”。我的父亲生来不迷信,从来不花“黄天纸”这份钱。对联却年年贴,都是村里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送上门的。一次,父亲腰里扎着一块灰黑色的半截围裙,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包着饺子,一边给我兄弟俩讲述他当年打日本鬼子的事儿。忽然,一阵咚咚呛呛的锣鼓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由远而近。我冲出家门,一看,只见村支书带队,二十多名村干部、民兵,给我家贴春联送年画来了。我赶忙把父亲叫了出来,村党支部书记李廷玉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我们代表政府、全村群众看望您来啦!”父亲顿时喜上眉梢,兴奋地说:“都到屋里坐,都到屋里坐!”,还拿出烟来让他们抽。
说话间,民兵连长把慰问信和年画塞到了父亲手中,有人将春联贴到了我家的门上,有的民兵还帮着扫院子、挑水,好不热闹。雪还在下,风还在刮,我们全家人都在寒冷的冬天,沐浴了党和政府送来的春天般的温暖。
物换星移,岁月悠悠。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两位老人早已作古,可儿时记忆却更加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如今农村巨变,一幢幢新屋取代了昔时的坯房,彩电、冰箱、摩托车、直拨电话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党和政府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我,更是由衷感激党的恩情。
(原载1997年12月5日《牛城晚报》副刊版头条)
作者简介
郭根河,1967年3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河古庙镇西河古庙村一个贫困的抗日革命军人家庭,1976年和1977年父母相继病故,跟随哥哥长大,读中小学时曾历尽生活艰辛。中共党员,平乡县人大办公室干部。
1983年12月初,赴北京顺义空军某部参军,任通讯指挥连机要员,1984年元旦至1985年7月底,参加广西轮战。8月回北京通县空军某部独立营继续服役。1985年3月,参加著名的3•28战斗,并在越军炮火中冒死负伤提前完成9个连的情报送达任务,被团部授予个人三等功奖励。
他本是初中文化,在部队靠自学学完了高中全部课程。1987年退伍后,报经省政府批准,在县建设银行参加工作。后调至县政府办公室担任打字员。1994年3月调入县人大从事文秘工作。
他工作认真,办事果断,爱好写作。曾在《法制日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地方人大建设》、《新农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发表大量作品,并多次获奖,被评为《邢台日报》、邢台广播电台模范通讯员。
该同志1992年开始走上业余写作之路。处女作是散文《漳河桥轶事》发表在1992年1月15日《河北经济日报》上。另一篇散文《冬天里的春天》发表于1997年12月5日《牛城晚报》。1992年6月,他采写的社会新闻《三破姻缘》先后被《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央电台等三家中央级新闻单位釆用,并被评为邢台地区好新闻一等奖。他擅长撰写社会调查,其代表作品《农村储蓄罐的忧思》、《办丧事莫用三眼枪》、《少儿饮酒吸烟现象析》在《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新闻特写《县委书记逛市场》一稿获《河北日报》1992年度好新闻一等奖。
1997年9月9日17时许,起草文稿时,突患脑出血,入平乡县人民医院作开颅手术,抢救无效,于11日下午英年早逝,年仅30岁。他留下的遗物,是已发表作品原件5袋,消息、通讯、经验、论文和讲话等各类剪报5本,以及工作笔记3本、打印文稿的磁盘一盒。 责任编辑:孟德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