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坚决完成太子井荒山治理任务……”
7月4日,中国共产党党旗飘扬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太子井乡一山顶处,党员宣誓声中依稀能听到机器作响,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作业。
这是太子井乡一处矿山生态修复现场。经过施工人员8个多月的奋战,让原本废弃的矿山披上了绿衣,崖壁、护坡修整已成效显著。
据悉,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邢台市信都区(原邢台县)人民政府根据河北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对城市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矿坑(迹地)进行综合治理。竣工验收后,按照公益性原则,积极推进多业态生态型综合性矿山公园建设,加快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政府已确定的151处矿山治理项目中,太子井乡(东、西牛峪)项目因地制宜,攻坚克难,成为生态修复样本,吸引不少媒体的关注。
让废弃矿山披绿衣
太子井乡位于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地带,石灰岩矿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当地群众“靠山吃山”,矿产资源开采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不注重生态环保,粗放式开采,导致渣堆遍地,残崖断壁丛生,采坑遍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起初,矿山恢复治理的任务由矿方负责,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基于此,2015年信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邢台地矿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了综合治理方案,其总体思路为清除残山、危岩;整治坑底平台地形;整治、拆除邢汾高速公路可视区范围临建,而利用回收残留资源的方式对区域内的矿山环境进行治理尤为关键。
在完成相应报备后,信都区政府打破了传统修复治理模式,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责任主体,代表区政府委托邢台县龙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冈公司),按照公司化和项目化模式运营,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
自2019年10月份以来,龙冈公司接手后一方面自筹资金,另外其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收益用于投资支出,积极地推进了工程进度。
在该项目现场可以看到,山脚下已栽上了乔木等绿植,尽显勃勃生机,在修筑的护坡格栅内已栽植绿草,以防止水土流失。据了解,仅两个月时间,该项目完成了一期绿化及护坡工程,累计栽植乔木69235株、植草48000平方米。
远远望去,裸露的山体正在平整之中,高处呈阶梯状。据龙冈公司副总经理张敏介绍,这是崖壁治理,也是地形地貌治理的关键部分,本次治理总体思路为“危岩清理+坡面整治+砌筑+覆土+绿化+辅助工程”,既消除采面内弃渣、浮石和危岩,又进行坡面整治,覆土绿化,以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目前,二期工程完成招标后已进现场,开展地形地貌恢复及区域绿化。”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完成此项治理任务,需要攻克诸多难题,保障人员安全。比如,在人工清理崖壁危岩时,作业组分工明确后,首先做好打桩、套绳、护桩等工作,然后工作人员系上安全绳沿山体下滑,脚在松动岩石上方,采用随身凿石撬杠等工具,对指定的松动岩石块进行清理。该作业保证了基础施工作业期间无石块松动塌落,避免高空坠物伤人。
与此同时,该项目部及监理重视安全、环保相关问题,在每周例会上剖析安全事故案例,并严格执行赏罚制度。
绿色为主 加快转型升级
太子井(东、西牛峪)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紧邻邢汾高速、太行山高速,而该山体均在高速公路可视范围之内。为了寻求最好的治理途径,项目负责人曾到各地参观、学习,并因地制宜制定方案。
在该项目部会议室内,工作人员利用高清的卫星图片向记者展示项目的进展情况。经过8个多月奋战,修复的山体呈现出整体的轮廓。工作人员称,洒水除尘设施均在使用,公司将毫不松懈,按照环保要求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保方案,做到安全、环保、高效率地完成此次矿山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森林草原防火的严峻形势,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龙冈公司要求各施工单位禁止将火种带入施工现场。
车辆行驶在邢汾高速太子井区域时,可看到山体布满白色物状,上面栽植树木,让山体覆盖上绿衣,这是退休职工郝景香发明的“郝式造林法。”由于该方法起到积水、保墒、固土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浅山丘陵干旱区造林的难题。据悉,“郝式造林法”已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辽宁等省份山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获得高度评价。
目前,该矿山治理项目积极推广“郝式造林法”,以植树复绿为主题,恢复生态功能。龙冈公司副总经理张敏表示,要坚决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打造浅太行山最绿最美的地方。
同时,当地也在积极探索项目转型升级新路径。如对于项目区域内土地依法通过租赁、承包、招拍挂等形式,取得经营使用权,用于引进农业、矿山体育文化公园等公益性项目,激发当地经济活力。
目前,矿山体育公园项目已完成三方签约事宜,准备森林公园以及建设集体育文化及民宿于一体的训练基地,集徒手攀岩、飞碟、射击于一体的探险拓展基地,集登山、徒步、骑行、自驾于一体的休闲健身基地等项目。 责任编辑: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