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讯(通讯员 肖雪)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培农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及决议,通过“五突出五确保”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让广大村民在休闲的环境中接受法治教育,在平凡的生活中建立法治理念。经过层层推荐、严格考核,近日,培农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突出为民服务,确保法治教育有责任
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法律进乡村”领导小组等相关组织,制定法治教育工作方案,整合村、社、网格员三级力量,以健全人民调解网络体系为基础,加强社区组织机构建设,吸纳了网格管理员、党员干部、入党积极份子、致富能手等生力军18人组建了为民服务先锋队。由支部书记任队长,下设社会治安、产业帮扶、爱心帮扶和政策宣讲四支小分队,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解读惠农政策、宣讲典型案例等形式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突出家风引领,确保法治宣传有亮点
以打造家风传承基地为契机,以家风促民风,以法治为引领,将法治元素与“和”“善”“孝”“美”等中华民族传统元素相融合,针对村民“重传统,守传统”的思想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融入家风文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延伸,开展“三长”(村长、社长、家长)治理和“乡绅”治理工作,将法治宣传的触角深入到每个家庭中。
突出氛围营造,确保法治活动有阵地
依托逸夫小学、老年学校、农民夜校等建立法治书屋,以“法律进乡村”为主要载体,邀请司法所、派出所等工作人员开展法治讲座,举办法律服务活动;实时更新法治宣传栏,制作发放各类宣传知识手册;建立了“月亮湾人民调解文化大院”、沿湖法治文化带等法治宣传阵地,成立了民间法治文艺演出队,结合群众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少年说”的形式,组织村中青少年对《村民公约》进行学习传播,将法治宣传与群众生活相融合,不断丰富社区法治内容。
突出基层治理,确保法治建设有成效
结合“四民主、两公开”把“村官”的选任权交给村民;把“村务”的议事权交给村民;把“村财”的处置权交给村民;把“村事”的知情权交给村民,帮助村民树立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将改善民生、维护民权、争取民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法律进乡村”的重点,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法律进乡村”的落脚点,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依法依规解决村级事务管理和化解群众间矛盾纠纷。建立了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人员到位、宣传到位、服务到位、保障到位,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突出绩效管理,确保法治工作有保障
按照目标任务、创新工作和群众满意度三个部分,采取服务对象评、村民代表评、党委综合评的“三评”工作法,每季度对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评议,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改变了村级阵地由三个常职干部硬扛工作的局面,适应农村社区化的趋势,解决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社会治理现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强化对村社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法治培训,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社区依法治理能力。
下一步,裴石镇培农社区将继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将法治工作与乡村振兴、社会和谐、基层治理深度结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并切实发挥榜样表率作用,促进我区各村(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