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海平面一年上升4.7毫米;夏季延长33天、冬天缩短15天;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明显。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重点关注低碳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并首次对雾霾天气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2030年百万人口城市达221座
本年度绿皮书的主题是“聚焦低碳城镇化”,聚焦我国在城乡一体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在低碳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绿皮书指出,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将有大约10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届时,中国将出现221座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目前欧洲只有35座类似规模的城市)以及23座五百万人口的城市。到2030年,城市经济产值将占全国GDP的90%。”为此,未来20年,中国需要修建400亿平方米的建筑,这样的规模堪比10个纽约市的大楼数量。城市人口的激增对城市承载能力提出了诸多挑战。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城市在社会服务、资源、能源等方面同步供给,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满足投资需求,中国城市将消耗全球能源的20%,并消耗最高可达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四分之一。
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碳锁定逐渐形成。“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增加很快,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绿皮书指出,这种工业化能耗强度高,排斥就业,污染环境,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这是一种积重难返的高碳锁定城镇化,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而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一段时期内很难改变。
长三角海平面年升4.7毫米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发言人布瑞吉特·利奥尼曾指出,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容易遭受灾害影响的两大因素。绿皮书披露,改革开放以来,华东地区的城市化对观测气温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为显著。华东地区城市化对于1981年至2007年区域平均变暖幅度的总体“贡献”约为四分之一,气候变暖对于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使得华东区域自北向南的沿海海平面变化情况的地域差异更加明显。1978年至2007年,华东沿海各省市海平面升高幅度由高至低为:上海115毫米、浙江98毫米、山东96毫米、江苏78毫米、福建47毫米。近几十年来,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度约为3.0毫米/年;江苏和长江口北沿海的上升速度为0.9毫米/年;长江三角洲沿海的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4.7毫米/年;福建沿海则为1.9毫米/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最为显著,远远高于华东其他沿海地区。
华东区域海岸侵蚀是中国海岸带侵蚀较严重的区域,占全国海岸侵蚀总长度的67%。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淤积航道、岸线后退、洼地淹没。
未来,海平面上升将增大河口盐水入侵的距离。以长江口为例,在海平面上升为30厘米、50厘米和100厘米的条件下,盐水楔将分别向上游推进3.3公里、5.5公里和12公里。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将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高温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除直接造成人类死亡率增加外,还导致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发病率提高。华东区域是中国高温热浪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区空气污染状况更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绿皮书披露,长江三角洲气候变化将加大媒介疾病的传播。例如,随着气候变暖、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登革热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华东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北部、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南部已经成为中国登革热的高风险区之一。未来,华东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血吸虫病分布范围的界限将北移,江苏和安徽境内北移尤其明显。
许多地区四季分布明显改变
绿皮书指出,气候变化也导致了我国许多地区四季的分布出现明显变化,其中以中部的武汉市为代表,明显表现为春秋变短、夏季变长。
研究发现,近10年来,武汉市春季到来日期整体偏早,与多年平均相比,入春日期提前约12天左右,秋季结束日期略有偏早,春秋两季历时在110天,比多年平均缩短18天;而入夏日期提前24天,夏季显著延长,比多年平均延长33天;冬季显著缩短,比多年平均缩短15天,全年气候舒适季合计只有129天,只有全年的大约三分之一。
夏季延长、冬季缩短是气候变暖的反应,表明将会消耗更多的降温能源;春秋季缩短,表明气候舒适日减少,低碳宜居社区的建设将面临更大的气候考验。
局部地区
年雾霾天数已过百
绿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增多的成因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人为影响因素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气候因素影响相结合的结果。雾霾天气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亟须引起各方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例如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呈增加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至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此外,大城市比小城镇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还呈现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多、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
绿皮书指出,我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以北京为例,PM2.5气体的产生大约有30%至40%来自原始排放,20%至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至40%来自区域输送。京津冀近周边的沙尘层引发污染,输送至本地,与本地的污染大陆性气溶胶混合,加重了污染。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条件也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原因,具体包括静稳天气加上高湿、混合层薄、降水日数减少等。
雾霾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加剧区域大气层加热效应、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等。
报告建议,应对空气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区域协调、部门联动,长期重治、短期重防,包括建立和加强多地区、多部门联合治理和控制大气污染机制;防治雾霾和空气污染要加强法治,但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经济手段;协同控制空气污染物和温室其他气体排放,制定包括多种污染物减排的一揽子计划;逐步实现信息公开、形成全民参与的治理新局面。治理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并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的长期持续关注和行动。(记者 童曙泉)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