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告
尴尬
“呼死你”变成“呼不死”
面对日益泛滥的小广告,公众感到费解:“非法小广告为什么能长期存在?政府部门为啥不能根治?”
几年前北京曾对小广告实行“呼死你”整治手段,这种电话追呼系统,只要输入非法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即可不间断拨打对方电话,直至将其“打爆”。但此后因为涉及公民的通讯隐私被停用。
“相关法律规定,除非是危害国家安全、涉及刑事犯罪,公民的通信自由不能被侵犯,随意封号也是非法行为”,一家电信公司负责人这样解释。
2006年底,北京市曾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规定,“暂停违法小广告通信工具号码”。据报道,该条例实施仅39天,对非法小广告暂停电话号码的数量就达到了4455个,平均每天都有114个违法小广告因为失去客源而被迫停止散发和张贴。
然而据相关知情人介绍,小广告停机遭遇窘境,是因为2006年颁发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小广告停机限制当事人通信权利,与《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有抵触。目前,小广告停机问题还在研讨,今后将纳入电信服务合同违约责任范围,从违反民事合同角度予以停机。
和小广告“战斗”了多年的海淀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广告能够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廉价的商业宣传手段,制作容易、见效快。”
城管部门发现,有些经营者不愿意花钱在媒体上打广告,就加入了“自制”小广告的行列。而且,小广告散发者大都是无业人员且受雇于人,即使被抓获,也供不出其背后的老板,而本人基本是身无分文,让执法人员无从处罚。海淀城管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城管的执法手段非常有限,没有人身控制权,我们曾经抓住拎着一袋子小广告的散发者,但按照法规我们连对他进行暂扣调查的权力都没有。”
据了解,虽然治理小广告主要权责在城管,但城管部门却因为执法权问题遭遇困难重重。目前即便城管发现了小广告窝点,如果违法行为人拒不配合,甚至暴力阻止调查,城管队员也不能强行进入,否则就是程序违法。
房地产销售、出租小广告的企业进行约谈告诫,或依法予以降低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证书。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