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讯(通讯员 钟利涛)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尖刀班”……在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中,贵州省仁怀市着力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激活“神经末梢”,畅通“毛细血管”,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把党支部这块“好钢”用在脱贫攻坚“刀刃”上。
如今,该市以“做合格党员·当酒都先锋”为主题,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758个党组织、60个驻村工作组成为脱贫攻坚的“桥头堡”、“排头兵”。
富脑袋,变“输血”为“造血”
盛夏的酒都,绿意正浓。雨夜之后,坐落在群山间的安居村,小青瓦、白面墙的民居宛如梳洗一番,把山村装点得静谧美丽。
走进三合镇安居村文化体验馆,该村党总支正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一堂现场党课。粮票、布票、油票,缝纫机、自行车……这里摆放的一件件老物件,静静地叙述着那些艰苦岁月。该村党总支利用革命老区优势,深度挖掘老区文化,筹建体验馆,收集生产生活古老物件集中展示,为大家提供“忆苦思甜”的场所,断穷根、惠民生,真正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一场文化扶贫大戏,在安居村党总支带领下,演得正酣。
正准备向党递交申请书的年轻村民王顺,踊跃参加此次党课。他若有所思地说,“今天来看看这些老物件,听听父辈们的老故事,学到很多东西。我们这一代人要忆苦思甜,用心做事,让生活越过越好。”
“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安居村通过文化扶贫方式,从源头断“穷”根,坚定村民自力更生的信心和决心。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国坤说,“我们的体验馆,是依托老区文化,由政府牵头、村支部筹建,呈现红色文化、长征文化和农耕文化,成为文化扶贫的有效载体。我们老百姓利用空闲时间,来这里走走看看,转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支持村的各项建设发展,取得不错效果。”
在脱贫攻坚这场大战中,“党建+扶贫”模式触及各村居,基层党员群众思想受到启迪,点燃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用实际行动让山村悄然变化。
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动,该市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全覆盖,逐步实现贫困村出列“五个有”、贫困户脱贫“五个一”目标。目前,已退出贫困村30个,减贫1.4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6%。
聚人心,变“后进”为“先进”
“青山绿水生活甜,村村寨寨展新颜,小车开到家门前……”在坛厂街道神采八卦园景区,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首村民自编自演的“十唱坛厂”歌。几年前的枇杷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人均年收入实现从4800元到12000元的跨越。“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枇杷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提高。
“部分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群众有意见,人心不齐!”谈起过去,村支书袁正楷神情严肃。通过干部作风大整顿,党员干部“亮身份、晒承诺、做表率、促发展”等系列活动,解决群众所需所盼,讲群众话、办群众事,支部逐渐成为群众心中的家。
置身八卦园观景台,工业厂房、农家别墅、田园小景由远至近,一幅大手笔的画卷尽收眼底。盛夏时节,紫色的马鞭草迎风摇曳,八卦园内游人如织。“这几年搞旅游开发和乡村文明建设,村里共吸引了十多家花卉盆景、餐饮住宿、物流运输企业,解决了400多村民的就业。”村民袁正楷高兴地说,家家户户都买起了轿车、货运车。
农民腰包变“鼓”了,新村人气变“旺”了,干群关系变“亲”了,社会治理变“好”了……在枇杷村,一切向好,演绎着一曲曲为民、亲民、富民新曲。
该市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问效”要求,采取挂图作战和挂牌销号方式,整顿转化了一批后进村级党组织,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同时,围绕“抓基础、强基础、实基础”目标,着力把党员有力有效地组织起来、把群众有力有效地组织起来,用“实起来、严起来、紧起来、动起来”的方法措施、务实作风和干事激情,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攻山头,变“盆景”为“风景”
“要想富得快,除非石头当米卖。”石漠化严重的长岗镇,这句当地民间流传的谚语,曾一度戳痛村民的内心。
在蔺田村,却有了喜人的变化。年轻人杨远帮带领群众种下千亩黄金梨,发展水产养殖25亩、精品水稻100亩、花椒60亩、脆红李40亩、草莓20亩以及600亩的林下蔬菜种植,硬是在石头上开出花。这是该村党支部搭建舞台,吸引 “城归”精英返乡创业带富的生动实践。
“把家乡建成世外桃源!”在返乡党员杨远帮心中,有这样一个梦想。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里人跟着精明起来,办农家乐、养生态蜂、建旅游地,深山里的村庄透着产业“富气”,让远来之客出乎意料。如今,走进蔺田,看到的不单单是“盆景”,而是处处是“风景”。
攻山头,该市不仅充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还抽派313名驻村干部组成60个“尖刀班”,入驻农村一线。他们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等重点,推进党建扶贫“十项行动计划”落地生根。截至目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走访群众2.5万人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1400多人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99条,协调解决资金1.4亿元,解决困难问题68个,协调项目184个,办实事好事237件,化解矛盾纠纷32起。
该市还大力推行“三变”改革,支部引领先行先试,释放改革红利,一大批富民强村的产业开花结果。五马镇协农村引进大龙有限公司,建设万亩柚子基地,农户带土地入股,让不动产变成活资源。同时,整合项目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注入,吸纳贫困户进入务工,采取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的方式,户年均获利3480元。风险共担、合作共赢,贫困户生产积极性、脱贫致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目前,该市已在协农、渔孔等10个村推行“三变”改革。
“我们需要这样的‘酒都先锋’,做人对得起良心,做事对得起群众。”仁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李锋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出“平民支书”王宜堂、“十佳书记”王洒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用行动让贫困村换穷貌,他们用真情让贫困户笑开颜。
选好主心骨,啃下硬骨头。该市深入实施“四统三强”工程,推广“支部+企业+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双创双带”模式,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基层组织造血功能,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1.1亿元。探索建立基层党建项目申报评审制,村级阵地按照“基础型、拓展型、提升型”实施奖励项目30个,村集体经济按照“创建型、发展型、壮大型”实施奖励项目20个,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确保基层党支部有钱办事、有人干事。
酒都仁怀基层一线,立起一个个主心骨,始终把贫困户利益优化摆在第一位,向着整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目标进发。喜头镇云乐村党支部搭建舞台,引雁归巢,活跃村级经济;苍龙街道水塘联村党总支引进草木年华栽花种果,农户可以土地入股、可在园区务工,保底两重收入;鲁班街道隆堡村筑巢引凤,四川天宝果业进驻,农户种植销路不愁……村级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脱贫攻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核心。”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表示,让基层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支部“尖刀”作用,凝聚人心、攻坚拔寨,实现支部强、产业兴、生态美、群众富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