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名校,事实上成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自己的子女,加上种种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的关系生,占了生源的相当一部分,均衡教育资源,面临着既得利益凝成的强大阻力。
赶上孩子升学的年头,哪个家长不焦虑,尤其是那些必须考虑择校的家长,更是焦虑难耐,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一些地方学校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逼着你不得不考虑择校。一个地方的中小学可能有几十上百所,但大家拼了命往里挤的,往往就是那么几所好学校。有的好学校单从硬件来说,别说在中国,就是和发达国家比也相当领先,而多数一般学校,虽然办学条件也都能“达标”,但事实上和明星学校差距甚大。区域差距更大,比如现在有的城市中小学已经开始搞三十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但在教育资源紧张的地方,往往一个班六七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超级班也不鲜见;更有甚者,一些大城市市中心的中小学堪比欧美,但城乡接合部的打工子弟学校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找不到,常因“不达标”被撵得鸡飞狗跳,无处藏身。农民工子弟们和红墙下“荡起双桨”的同龄孩子比,简直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令人忧心的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是努力缩小差距,而是在有意无意地扩大差距,制造新的不公。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把名校做大的冲动,比如重点支持名校扩张建分校,一些中学尤其是高中,招生规模动不动就上万人,结果教育资源和优秀生源向少数学校集中,其他同类学校只能沦为二流三流,成为“差生”的聚集地,极大地增加了弱势学校的办学和管理难度,严重破坏了基础教育生态。这种现象在各地都相当普遍,有的地方就连一些优质小学,也纷纷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分校,甚至扩张到了外地。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来说,只有把每所学校都办好,才是推进教育公正的正路,这种做大名校的发展思路,是在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一种亟须矫正的畸形教育政绩观。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但既得利益固化则是直接的现实原因。一位长期关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告诉我,一些地方的名校,事实上成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自己的子女,加上种种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的关系生,占了生源的相当一部分,均衡教育资源,面临着既得利益凝成的强大阻力。这种既得利益如果不尽快打破,长此以往将尾大不掉,不但直接阻碍教育改革,还有可能成为衍生其他矛盾的诱因,北京、上海等地因教育不公问题引发的民间情绪对抗,已经在释放令人不安的信号,这对我们是一个警醒。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办学校标准化、校长教师轮岗、取消重点中学重点班等改革举措,确实是找准了病根,如果能切实推进,将逐步缓解教育不公催生的社会焦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推动教育公正的具体办法,比如打破教师“一校所有制”,建立“县管校用”的硬约束制度,在城乡大格局中统筹分配教师资源等。深信,只要上下合力勇于改革,办法总比问题多。
从现在开始,推进教育公平应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导向性指标,应该把这个导向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细节中,比如领导视察,今后应更多关注到贫困地区和城市的薄弱学校,不能总是关照城市里的超级名校,人大附中这样的名校办得再好,也代表不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现状。(金岭)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