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榆亚路一栋没有门牌号的楼房屹立在街道一边,因该楼最窄处目测只有几十厘米,而被戏称为“楼薄薄”。“楼薄薄”怎么居住?怎么建成的?昨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租客:年租金6万,已住一年多
“今天才发现,原来三亚也有‘楼薄薄’,亮瞎眼了!”近日,网友“超超dcc”发帖称三亚榆亚路屹立一座“楼薄薄”,并附上照片。记者注意到,该栋“楼薄薄”占地呈梯形,最窄处目测不足1米,估计一张床都放不下。
昨日,记者在三亚榆亚路看到了这座“楼薄薄”,共4层,1楼类似门面房结构,2至4楼类似居民楼结构。此外,“楼薄薄”没有门牌号,也没有任何能显示其地理位置的标识。
一名自称姓孙的男子接受采访时称, 他是外地人,现租住在楼里,在三亚做大理石地板生意。之所以租下“楼薄薄”,是用作“大理石展厅”,展示一些大理石样品。记者发现:“楼薄薄”一楼自左到右依次有3间房,最左的一间(即最薄处)为卫生间,仅能放下一个坐式马桶。而稍大的一间房则被装饰成大理石样品展示厅。
“最左侧一面因为最薄,故用做卫生间,我和妻子居住在3楼,此外还有一层地下室。”孙先生称,这栋楼的造型有些奇特,租来做展示厅,能给自己带来广告效应,“人家来看大理石,找不到地方,我就说榆亚路那栋最薄的楼。‘楼薄薄’很容易找到。此外,2楼、4楼还空着,过些时候招业务员,打算让他们居住。”
孙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业主处租房,已居住一年多,年租金6万元。但拒绝向记者透露业主身份与电话号码。
7旬老夫妇:楼是大儿子盖的
附近一环卫工人透露,“楼薄薄”已建三四年,业主是外地人,听说是和红沙本地人一起盖的楼。
后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离“楼薄薄”500米远的业主家。一对70余岁的老夫妇称,“楼薄薄”是其大儿子盖的,2010年,政府征用他们家土地修公路,部分地块被征用后,仅剩下一点地皮,大儿子便用有限的地皮盖起了“楼薄薄”。之后,记者称想对其大儿子进行采访,但老夫妇却拒绝再透露相关信息。(记者 张瑜)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