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健康中国人系列活动组委会 主办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界视野 > 司法

东营董集司法所"三去一补"机制助推大调解体系建设

时间:2017-05-04 13:57:30  来源:健康中国人  作者:邱胜卫
导读:去年以来,董集镇作为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区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区推开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董集司法所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先锋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夯实队伍调解能力建设的同时认真结合自身实际依托大调解体系建设平台逐步总结出了“三去一补”的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健康中国人讯 (通讯员 邱胜卫) 去年以来,董集镇作为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区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区推开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董集司法所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先锋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夯实队伍调解能力建设的同时认真结合自身实际依托大调解体系建设平台逐步总结出了“三去一补”的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去门槛”。基层群众很多都抱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政府不一定管,小事说出去丢人现眼”的守旧思想,觉得日常矛盾纠纷可能上不了“台面”,有的甚至觉得难以启齿不愿意找司法所介入进行调解,导致很多小矛盾、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死症结,拖到“爆炸”的时候才不得不请第三方介入,此时矛盾纠纷往往异常激化,调解难度急剧上升,有时甚至无法调和闹至法庭的也是比比皆是。董集司法所认真总结了基层矛盾纠纷的普遍特征和广泛特点之后,开启了“大宣传、低门槛、零要求”的人民调解工作宣传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广大基层群众矛盾不论大小、事件不论轻重都可以到司法所和大厅设立的“人民调解”窗口进行咨询、调解。经过努力,辖区内的群众现在无论大事、小事、麻烦事、烦心事都愿意来司法所“说道说道”。“上下楼噪音问题”、“婆媳关系紧张”、“儿子儿媳闹离婚”,这些原先群众不愿说、不肯调的问题现在都找来司法所进行调解,“去门槛”真正将调解工作送到了百姓群众的心坎里。

  “去环节”。随着大调解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惠民生、促民生、去环节”成为董集司法所为之努力的方向,借助“智慧董集”监控平台的上线和应用,董集司法所精简调解环节,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涉及法律知识面较广,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的疑难矛盾纠纷,借助“智慧董集”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远程音、视频的现场连线,组织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等联合远程指导调解现场,提出调解指导意见,明确调解工作切入点,更好的提高调解工作质量。通过“去环节、促调解”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还切实提升了调解的质量和透明度,保证了每一起调解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去公里”。为将大调解体系建设的福利惠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更好的服务群众百姓,董集司法所专门将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推进到社区、村居,将人民调解的主阵地直接安置在来百姓家门口,重点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出行不便的人群,将“打通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实处,先后建成的请户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和大请户村、刘王村司法行政工作室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战场”,2016年以来,共计调解处结人民调解案件50余件,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20余条,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也树立了人民调解的好“口碑”。

  “补充人数不足,补齐能力短板”。作为垦利区大调解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董集司法所率先配备了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主要负责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在人员不断充实的情况下,董集司法所狠抓队伍自身的能力建设,先后举办了“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班”“人民调解法律实务的应用培训班”“村级人民调解员培训”等多次培训班,旨在提升人民调解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调解能力,增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为维护辖区内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董集司法所通过“三去一补”工作机制的实际运用强有力的助推了大调解体系的建设,提升了化解辖区矛盾纠纷的效率和水平,真正让人民调解工作让百姓得利、促社会稳定、稳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