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讯(通讯员 朱善永 李昌 李博)疫情期间,在哈尔滨市宾县看守所长期住居的,不仅仅是那些因为犯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还有那些为看管、教育他们和保障、服务他们而坚守岗位的监管工作人员。这些人当中,有民警、辅警,还有医护人员、勤杂工。
因为职责,他们投身第二战场;
因为使命,他们坚守高墙之内;
因为初心,他们一直尽职尽责。
5月8日,是疫情以来哈尔滨市宾县看守所封闭管理第一批进驻值勤人员潘国富、董士伟、张志群、蔡沛含、于克南、李翰林、郭维文满100天的日子,也是他们迎来百天第一次换班、第一次走出监区、第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走进去,是冬天,寒风凛冽,漫天飘雪;归来时,是春天,暖风拂面,柳绿花红。换上便装,走出高墙,沐浴着久违的温暖阳光,呼吸着透着自由的空气。回头望去,他们恍如隔世,但又满怀欣慰,因为,那里是他们的抗“疫”战场,也正是在那里,他们用执着与坚守,为看守所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和钢铁长城。
100天,他们用日夜坚守,诠释了无私奉献和忠诚担当;
100天,他们用严密措施,筑起了壁垒将疫情远隔墙外;
100天,他们用监区“零感染”,交上了防疫满分答卷。
1月30日以来,哈尔滨市宾县公安局应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为严防疫情蔓延至监所之内,确保监管场所和在押人员的绝对安全稳定,决定对看守所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在监区工作的民警、辅警、驻所医生按照封闭管理要求,一律禁止出监区。所有执行看守所封闭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积极应战,攻坚克难。
在他们当中,老同志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发扬正能量;年轻同志不焦躁、不懈怠,不当逃兵,不提条件。他们用执着坚守,经得住了任务考验、困难考验,用值守的决心、必胜的信心,在这场不同寻常的战“疫”中,留下不寻常的奉献印迹。
陈英勋,57岁的他作为看守所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民警,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参加封闭执勤,为年轻民警树立了榜样带头作用。可是面对长期封闭导致的神经衰弱,每天睡眠只有两三个小时,更是由此导致冠心病发作,他却仍然坚持在岗,始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王延臣,也已年过半百,因连续熬夜导致血压升高,经常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原有的糖尿病也因此加重,腿部出现浮肿,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全力以赴,坚决不让疫情流入监所的信心与决心,成为了他坚持下来的动力。
董士伟、蔡沛含、张志群,他们三个是2019年11月刚参加公安工作的年轻民警,刚分配到看守所不到三个月,就要面对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但他们没有后退、无私无畏、勇敢面对,用青春和热血投入到战场中。虽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但也承受着家庭的压力负重前行。
董士伟的母亲在春节前的一场车祸中胫骨骨折、内脏积液,妹妹患有先天性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家里需要照顾的人一下变成了两个,所有重担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董士伟很想为家里分担,但是在疫情防控任务之下却不能够。
蔡沛含的父亲年前突发脑溢血,平时照顾爷爷的姑姑是社区工作人员,姑父在疾控中心工作,都奋战在抗“疫”一线,照顾年迈爷爷的担子就压在了仍处于康复期的父亲肩上。
张志群从小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现在已经86岁的祖母也一直由他一人照顾,因为封闭管理,他每天只能在空闲时间里,通过视频通话与祖母联系,询问祖母的身体情况,而每次通话,他和祖母都是满眼含泪。
驻所医生孟庆南,因多年前左小腿骨折导致经常腿疼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日为在押人员发药,解答身体疾病疑问,救治突发疾病,例行体检。
辅警郭维文,刚刚被评为宾县公安局“五四”先进个人的他,为了工作,甚至取消了婚期。在岗位上,他更是积极配合民警对在押人员进行管理,主动帮助监区工勤人员和驻所医生,给在押人员送饭、理发,配发药品。
潘国富,作为看守所主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导员,是第一批进驻人员,虽然曾患有脑梗塞,但没有退却,不讲代价,妻子一个人既要照顾患癌母亲,又要照顾上高中的孩子。岗位上,他既要全力做好特殊时期在押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细心做好监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余文化生活。
目前,仍在看守所封闭管理岗位上的,还有他,他,他……为了在押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就是宾县看守羁押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抗“疫”战士。 责任编辑:guanliyuan
|